29 November 2010

《父後七日》+《唐山大地震》

前天自己到學校對面的戲院看了兩部電影(下映戲,兩部才台幣80)

早前在書局閱讀了幾頁《父後七日》後,我的心情有了起伏。 然後學姐告訴我有這一部影片,剛好上星期經過看到有上映。

對這一部戲我還蠻有期待的。當初看了前面幾頁而已就道出我內心的感受及經歷。但,其實看完後還蠻失望的。故事的情節加了很多笑點把故事拉扯了。
-----------------------------------------------------------------------------

我很欣賞《唐山大地震》/《Aftershock》整部電影的主題表達手法

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受傷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還有很多愛我們的人也同時會感到難過。

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做媽媽的不斷說“兩個都要救”可是殘酷的是只能選一個。

媽媽當心女兒去了外地唸書不會回來那一幕我可以體會。

再忙再遠爸爸還是要去見女兒,見面的時候不會有很多話就是看到了,安心了。

自己一直怨恨對方32年,後來發現原來都誤會了,對方其實不是自己想像的如此。
當自己鎖定了思維,身邊的人如何勸解都無法聽入,當知道真相後,那股後悔那股自責是多麼的強大。
------------------------------------------------------------------------------
回想~

國民服務的時候,爸爸說好不來看我,可是週末打電話來的時候又衝動跟媽媽一起來‘探望’我。一小時的車程,兩小時的聽我唧唧咋咋爸爸就很開心了。

記得以前我每次都說媽媽重男輕女,直到有一次她也承認。家,她告訴我財產也是會分給哥哥多些,她讓我明白為什麼她及爸爸會有如此的決定。
謝謝您坦白的告訴我。我尊重你們的決定, Reasonable and Acceptable!
其實就是要媽媽親口承認 :)
可是當人家聽到我是小女兒然後說爸媽一定最疼我的時候我還是會回答“我還有一個哥哥”
呵呵呵。。。慶幸媽媽的這一點點偏心沒有影響我和哥哥的感情!
其實我知道媽媽都愛我們四個孩子的啦!
出國唸書是我從小的理想(愛玩吧)可是爸爸過世後我打消了這念頭,只希望可以有多的時間陪在媽媽的身邊。

當我找回自己的時候發現,潛意識還是很想出國唸書的。
曾經想過等有天媽媽離開我了才去完成我的理想(也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直到有天媽媽問起我的時候我坦白說出自己所要所想。
您的認同您的允許您的尊重讓我有無限的力量邁進。
當我在要申請國外大學時朋友突然告訴我孔子的“父母在,不远行”讓我再次思考。
還好偉人有說過一句“游必有方”!
考量了多個國家最後選擇台灣,希望媽媽對我有少點的擔心少點的距離。
-------------------------------------------------------------------------

不知道親人何時會離開自己
也知道自己何時會離開他們
只好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