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November 2010

《那山那人那狗》

昨天面子書友在他的‘家 ’推薦了這一部影片。
由於沒有時間看就隔着一邊。 昨晚,原本想看但看了沒到五分鐘我關掉了。我的心情及情緒不允許我看下去。 原本打算過了今天才看但,我很棒,我最後還是在今天看完。
真的很棒的一部戲。 拍攝手法很純樸及真實。配音,畫面都很吸引我。
這是一部我先看影評才看的戲,所以大約知道故事的主題及發展內容及清楚知道這是適合我‘口味’的電影。 因此也答應網友我會看了後再回去分享感受。
欣賞了後感觸良多,因此我以該片結合自己與爸爸的互動道出我的感受。

1. 很多時候我並不知道爸爸在外頭工作的情形及辛苦。每當聽到他朋友提起他的工作態度我會感到驕傲,原來爸爸是受人尊敬,有苦也是自己默默承受。
(村民對老郵差的態度讓孩子了解爸爸)

2. 往往爸爸在我的談吐,動作及處事上看見年輕的自己時會說:“你很像我小時候” 小時後聽到這句話不會很喜歡;長大後聽到似乎在證明我是爸的孩子!
(老郵差看見孩子與女孩想到自己的曾經)

3. 現今時代很多事情需要改變,爸爸還是會堅持使用自己的那一套 (再加一堆道理)我發現自己最後走了一圈回來還是得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使用他的那一套。也許形式上可以改變但理念是不能歪曲的。
老郵差堅持的山路和孩子認為的車路)

4. 爸爸在外頭工作鮮少時間關心我發生的每一件事,加上少年期父母是談心的第二位朋友是第一。當他們從第三者口中知道我受委屈時內心是多麼的自責。其實做孩子的我既不是一樣知道爸爸在工作被拒絕被嘲笑都還很努力心有多疼。
(老郵差才發現孩子的疤;孩子才知道老郵差曾經滾下谷)

5. 很多時候我不認同爸爸的做法其實是因為不理解他的用心良苦。
(給五婆假信)

6. 跟爸爸出去聽到他介紹給朋友:“她是我小女兒” 時我會很開心。那給我是一種肯定。
(老郵差見到村民都介紹自己的孩子還交代下次都由孩子送信)

7. 爸爸離開的十年前就行動不方便,當時的我才小學3年級。爸爸走路一坡一坡,很多時候需要在他身邊扶他讓他接力。開始時我很怕出去看到朋友及主動介紹他是我爸爸。可是當我從另一個角度想的時候,我爸爸是多麼的讓我驕傲。在短短的時間,靠自己的毅力,不介意人家的眼光,走得搖搖的都出去面對大家時我沒有理由不完全接受這麼勇敢的爸爸!扶著這動作反而讓我們父女倆的感情加深!
(老郵差對自己這份工作的熱忱感染到孩子)
8. 小時候我都跟爸爸及哥哥一起睡。搬到新家就只跟哥哥一起睡。知道爸爸行動不方便我又再跟爸爸一起睡,方便照顧他。 躺在他的身邊是多麼的幸福。 記得有一晚打雷,我就投入他的懷抱裡。
(老郵差到孩子的身邊睡,孩子睡夢中抱著老郵差)
故事的每一個小小情節都讓我一直聯想我和爸爸的互動。 今天是爸爸離開我第五年,可是一切都還是歷歷在目。
我的眼淚是隨著戲流。。。
喜歡戲裡綠油油的稻田,從山上放紙飛機感覺很好。
謝謝面子友的介紹!

No comments: